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印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数智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到2030年这一数字达60%,且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军工建设和民生事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行业,产业覆盖面广、产品种类多、产品结构复杂、产业链条长、大批量生产与小批量定制共存等特点突出。
方案提出,要开展智能装备创新发展行动、智能制造扩面普及行动、智慧服务拓展提升行动、基础支撑强化夯实行动4方面12项重点任务,并聚焦行业特点梳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典型场景,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中国神华启动千亿级资产收购
中国神华昨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收到国家能源集团的通知,初步考虑由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及煤化工等核心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自8月4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展开剩余74%公告显示,此次计划中国神华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国源电力、煤化工公司、 新疆能源、乌海能源、包头矿业、神延煤炭、晋神能源、平庄煤业、内蒙古建投、煤炭运销公司、港口公司、 航运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公司的股权,未来公司产能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神华此次资产收购是国家能源集团履行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历程中的关键一步。早在2005年5月,控股股东与中国神华就签署了《避免同业竞争协议》,明确国家能源集团及其附属企业不得从事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直接或间接竞争的业务,并承诺将相关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2014年6月,中国神华进一步明确《避免同业竞争协议》项下的14项资产注入计划,原计划在2019年6月30日前启动收购工作。但随着2018年神华合并重组,公司业务架构发生重大调整。双方于当年3月签署《避免同业竞争协议之补充协议》,将收购期限修订为“集团合并完成后5年内”,重新定义“剥离业务”范围,聚焦煤炭及相关产业链资产。
然而,由于部分资产存在权属瑕疵、盈利前景不稳定及煤价波动等客观因素,2023年4月,双方再次签署《补充协议(二)》,将收购期限延长至2028年8月27日。
此次计划收购相关资产,标志着履约进程进入最重要的阶段。此次交易完成后,此前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神华约定的主要并购标的,仅剩原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的股权。
中国神华此次资产收购有望借助政策东风,高效完成资源整合,提升企业整体综合竞争力。
沪苏浙皖同步立法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科技创新
7月31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8月1日举行的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协同立法,三省一市按照“一审一表决”的方式同步审议、同步表决实施,将共同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这份《决定》。
《决定》规定,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支持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省域中心建设,共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落地长三角。
《决定》明确:要推动基础研究合作,建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支持跨区域、跨学科协同开展产业目标导向明确的应用基础研究;要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优化企业出题机制,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任务组织方式,加强创新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配置;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一体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提升区域内转移转化效率;要促进各类开发区(园区)跨省域、跨园区交流合作和联动发展,推动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此次协同立法明确,优化长三角科创人才发展环境,坚持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深化人才共育交流和国际科技合作。
《决定》规定:要加大人才支持政策的协调力度,共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要协同引进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等,支持长三角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联合培养科技人才,推进人才评价标准、职业资格、职称跨区域互认,促进科技人才有序流动。
《决定》要求,要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吸引海外知名大学、高水平研究机构等落户长三角。同时,共同推动双边、多边国际科技合作,支持各类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为进一步打造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提升长三角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决定》提出:要加强政务服务建设,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各类科技服务;要推动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促进服务机构互认、服务内容相通。
股票配资大全,凯丰配资,在线炒股配资必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