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建设的主旋律和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近日,肇庆市发布2025年上半年招商引资成绩单,呈现总量与质量双跃升、速度与效率双领跑、产业与集群双突破的特点。
招商成绩单亮点纷呈
今年上半年,全市引进产业项目349个、计划投资额699.7亿元,同比增长6.3%。新引进制造业项目273个,占比83.7%,计划投资额585.6亿元,同比增长9.8%。引进计划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11个,阳光科密、欣旺达、智能光电、嵘丰汽车零部件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重大项目支撑有力,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项目转化落地效率持续优化。全市平均每0.7天引进1个项目、0.8天开工1个项目、每2.3天供地1个项目,新增开工、竣工、投产项目分别达238个、216个、190个。鼎湖区・肇庆新区的冷皇星汽车制冷设备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2个月;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引进的登工照明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1周、从签约到供地仅用1个月,不断刷新“肇庆速度”。省级5场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14个、投资951.4亿元;开工率95.6%,资金到位率53.8%,排全省前列,项目转化效率领跑全省。
聚焦瞄准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主导+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市引进“主导+特色”项目135个、计划投资额332.5亿元,同比增长6.6%,占制造业项目计划投资额近六成,产业链集群效应凸显。
创新举措激活全域动能
今年以来,肇庆市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制造业当家”战略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化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全市上下协同发力,招商引资工作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一把手”带头招商成为常态。肇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践行“三分之一”工作法,12次带队奔赴长三角、大湾区核心城市,累计对接34个重点项目,推动14个项目成功签约。全市60多支专职招商队伍上半年外出招商796次,同比增长23%,足迹遍布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核心区、成渝、西安、福建、港澳等地,拜访1875家企业和商协会。
“1+11+N”立体招商架构让协同更高效。肇庆市招商委员会总抓统筹,11个县(市、区)和功能区主战攻坚,N个职能部门联合作战,形成了“工农文商旅齐上阵”的生动局面。
瞄准重点产业链,肇庆建立6个项目库、867家靶向企业清单,绘制产业链“全景图”,“图谱招商”让方向更清晰。市领导挂帅的6支重点产业链招商工作组,重点攻坚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确保“招一个带一串”。各县区走出县域特色招商差异化路径。
“多元招商”打开新局面。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利用资本机构成立4支专项产业基金和1家直投公司,总规模达40亿元,成功引入华皓伟业、凯木金等细分赛道头部企业生产基地搬迁项目。高要区成立肇庆高要新动能股权投资基金,四会市筹备成立广东会浙产业投资母基金。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高新区、四会市、端州区等多地探索成立国有专业招商公司,推行市场化用人、薪酬与考核机制。肇庆梳理产业资源“家底”,精准挖掘人工智能机器人需求近6万台,成功引进绍晟智能机器人制造等项目;在南京举办肇庆市创新医疗器械产业交流会,发布肇庆超15亿元的医疗器械应用场景,吸引超180家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飞地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封开县与番禺区共建“招商交流服务中心”,承接广地龙养殖加工等番禺转移项目,推动杏花鸡、建材进入大湾区供应链。怀集县在广州市天河区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广东省农科院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广宁县与天河区共建产业园,已引进60家企业,2025年规上产值预计突破65亿元。
展会活动平台效应凸显。肇庆上半年密集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持续为招商引资工作聚人气、壮士气,其中在长三角、大湾区举办推介活动80场,同比增长13%,参会近2万人,获取线索220条,引进项目30多个;广交会期间,全市派出30余支小分队对接企业476家,擦亮“肇庆招商”名片。
肇庆招商引资“半年报”,是高质量发展的“期中答卷”,更是下半年冲刺的“动员令”。随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肇庆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发出“投资邀请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继续加速奔跑。
撰文:卢舒曼 沈浪
股票配资大全,凯丰配资,在线炒股配资必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