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平衡战略一直是英国几百年来针对欧洲大陆所实施的核心策略。自大航海时代,经过工业革命,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始终是全球实力的绝对中心。因此,作为欧洲的第一强国,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了全球第一强国。在这一背景下,身为欧洲大陆之外的岛国,英国长期以来与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大陆强国在殖民地的霸权上展开激烈争夺。而随着德国势力的迅速崛起,英国的战略政策就变得更加明确:不论在欧洲大陆上哪一个国家强大,英国都必将迅速组建反对联盟来制衡其力量。历史上,著名的反法同盟便是多次展现这种策略的典范。后来针对德奥的协约国联盟,以及二战后对苏联采取的铁幕政策,也只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延续。这一切的终极目标就是坚决避免某一个欧陆强国能够独自整合整个欧洲,从而将英国边缘化,最终导致其丧失全球战略地位。
随着二战的结束,全球的力量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残酷的战争导致欧洲遭受了严重破坏,世界经济的重心逐渐转移至北美。尽管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西欧逐步恢复了一些生机,但相比起全球发达国家的整体实力,依然是在其中一个不甚重要的角落。二战后形成的基本格局,不再是北美一家独大,苏联以及新独立国家的崛起也是以往难以想象的情形。这直接导致欧洲事务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大幅下降,以德国和法国为核心的西欧整合,已经不再拥有以往那样的战略价值。然而,离岸平衡的策略并未因此消失,反而从英国手中转移到了新兴超级大国——美国的手中。在这一时期,离岸平衡的对象也经历了扩展,关注范围不仅限于过去的欧洲,尤其是西欧,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欧亚大陆。作为北美的超级强国,美国的目标就是防止欧亚大陆再出现一个崭新的超级大国,这个大国有能力整合这个人类岛屿上的重要力量,从而使得美洲再次沦为全球最大离岛,面临边缘化的风险。
展开剩余53%在冷战时期,苏联成为了新的离岸平衡战略的主要对手,由此产生了大三角战略。苏联解体后,超级大国一时之间没有了对手,陷入了十多年的战略迷茫期。然而,之后一个新的强大力量快速崛起,迫使超级大国再次开始进行打压与遏制,同时也将南亚的新兴力量视为重点拉拢和扶持的对象。然而,到了2020年代,超级大国才意识到南亚这个崛起力量的庞大实力,竟然已经令超级大国也无计可施,难以完全压制。相反,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亚的新兴力量似乎也开始自我意识到它有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的潜力,并开始宣称自己才是21世纪的超级大国。相比之下,东亚地区虽然在被超级大国打压了30多年后,依然坚持不承认其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尽管早已在全面实力上具备了与之匹敌的能力。
南亚地区近期频繁活动,不仅未在战争事务上对西方表态,反而乐于充当中间人,两头获利,更令人震惊的是,它准备联合120个国家建立新的国际实体。2022年时,南亚的海军下水吨位甚至超越了超级大国,成为全球第二!因此,超级大国终于忍无可忍,首先通过华尔街发布了一份做空报告,对其进行了战略警告,效果立竿见影。如果这种警告仍然无效,超级大国可能还会准备更严厉的措施应对。由此可见,霸权从来是冷酷无情的。然而,原本顺风顺水的“新离岸平衡战略”,竟然成为了典型的“掩耳盗铃”。昔日大英帝国在这方面最终玩脱了,今天的超级大国也未必能做到更高明。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配资大全,凯丰配资,在线炒股配资必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