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托底性帮扶的七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7个方面就持续深化国有企业帮扶工作制定工作措施,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帮扶整体质效。
\n2023年9月,四川启动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2年来,四川国资国企作为托底性帮扶的中坚力量,紧密结合企业所能与县域所需,有力托举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在欠发达县域累计投资超335亿元,实现销售帮扶3.79亿元,累计提供岗位超11800个,注册公司达101户。
\n“2025年是托底性帮扶攻坚年,国有企业帮扶的示范带动作用还要进一步发挥,帮扶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强。”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帮扶工作的不断铺展,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情况,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优化。
\n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帮扶力量的增强。在原有结对帮扶关系基础上,《措施》明确对12个重点县域再增派1户省属或市属重要骨干国有企业作为结对帮扶国有企业,增加几户与受扶县资源匹配度高、产业发展协同性强的国有企业组成“矩阵式”帮扶团队,形成国有企业帮扶联合体。
\n“人多力量大”的同时,帮扶也更加精准。比如,甘孜州石渠县新增省国农天府公司作为帮扶企业,该企业将作为“链主企业”,助力石渠县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n此前,产业帮扶被列为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的主攻方向,《措施》更进一步,明确加大产业项目市场化帮扶力度,原则上每家帮扶国有企业每年通过直接投资或招商引资等方式投入产业项目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
\n“以市场化方式投入产业帮扶,重点投向特色农牧、清洁能源、文旅融合、基础设施、矿产开发等领域,同时明确受扶县‘出项目’的责任,企地双向奔赴培育核心产业、支柱产业,帮扶将更可持续,发展基础将更为扎实。”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解释。
\n销售帮扶方面,《措施》导向更为明确。一方面,将健全优化受扶县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支持帮扶国有企业共同打造“39帮扶”品牌,提升受扶县特色产品影响力和附加值。
\n此外,《措施》从有效拓宽地企合作渠道、加大公益帮扶投入力度、持续加强就业助学帮扶等方面,明确了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托底性帮扶的方向和要求。记者还注意到,针对国有企业托底性帮扶,四川将切实强化考核评价激励,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比如,对地方国有企业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范围,并作为评先评优以及晋升的重要参考。
\n原标题:四川推出七条措施 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托底性帮扶
\n\n\n
股票配资大全,凯丰配资,在线炒股配资必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