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静致远
看热播剧《灼灼韶华》,总感觉褚韶华和康二妞两个人的观念完全不同,仿佛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在褚韶华看来,人生的剧本握在自己的手里,该怎么做,该怎么走,我自己说了算。钱要靠自己挣,尊严要靠自己争。
而在康二妞的心里,自己没本事没能耐,就只能靠男人。能够从男人身上弄到钱,无情无爱算不了什么。有了钱,就有了尊严。
然而两个人却姐妹情深,互相抱团取暖,又互相成就对方,是一生中难得的挚友。
为什么两个思想观念完全不同的人,能够惺惺相惜,活成一对令人羡慕的姐妹花呢?
01.两人都心存出走的心,对未来有期许
褚韶华和康二妞从小在祁州乡下长大,两人是童年玩伴,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就连买红头绳,两人都选同一个款式。
展开剩余86%两个人虽然过得穷困潦倒,但是内心的悸动永远不停,她俩都不想在祁州乡下活一辈子。
她们两个都期待走出乡关,走向广阔的城市,北平、上海。
康二妞为了脱离原生家庭的魔掌,跟随着她的初恋小伍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祁州去北京去闯荡。
褚韶华去送别康二妞,虽然觉得康二妞跟着小伍走有点不靠谱,但仍然支持她。
因为在褚韶华的意识里也有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的心,她对未来充满着憧憬。
但是,她不想依赖任何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穷乡僻壤。
嫁给陈大顺以后,褚韶华发现她的初恋夏初并没有死。
而陈大顺又愿意成全褚韶华和夏初,甚至帮褚韶华收拾好了行李,让她一早去和夏初汇合。
褚韶华拿着行李确实来到了夏初等待她的地方。
不过,她只是去送他们当初的信物一哨子。
褚韶华对夏初说:“我是要出去,但是我不靠别人,我要靠我自己。”
这颗靠自己闯出一条路的决心,比任何爱情都更坚定,也更耀眼。
她们的友谊,正是建立在这份“想走出去”的共同渴望上,这份底层的共鸣,足以超越她们选择路径的差异。
02.两人都不向命运低头,哪怕伤痕累累,仍向阳而生。
褚韶华和康二妞不但有一颗出走的心,而且都是不向命运低头的向阳花。
褚韶华的命运坎坷多舛,为救哥哥而嫁给陈大顺,努力经营陈家药铺,然而,公公和陈大顺皆因瘟疫撒手人寰。
陈二顺和陈母联合陈氏族人欲夺去她掌管北平陈家药铺的大权。
她以绝食相对抗,却被陈二顺要卖了她的女儿萱萱相胁迫。
褚韵华本以为息事宁人带着女儿萱萱回到祁州乡下,能凭着自己开店铺赚钱。
没想到陈二顺败光家产回到祁州,不但对她动手动脚,而且想要霸。占她。
最后,萱萱被陈二顺捂死,褚韶华被他玷污,华盛药铺被大火烧光。
褚韶华一夜之间女儿死了,家破了,然而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
用眼泪埋葬了过去,褚韶华踏上去上海打拼的道路。
在上海,她依旧迎难而上,她做过女工,在百货公司当过销售人员,在低潮时,她也能够积极阳光,向阳而生。
而康二妞的人生也写满苦难,从祁州随小伍出走,来到举目无亲的北平,没有一技之长,又遇人不淑。
小伍好逸恶劳,又好赌成性。不久,两人生活陷入困境。
小伍为了还清赌债,把康二妞卖进青楼,她成了一个被万人践踏的妓.女。
好不容易在韶华的帮助下逃出魔窟,来到上海。
在上海,她生活最底层,做小工,跑龙套,做群演,一步步成为有点名气的角。
然而,田大少找来小伍,揭发她的身世,让媒体曝光她的不堪的过去。
一夜之间,她失去明星光环,被许多人唾弃。她一度想不开,服毒自杀。
然而在鬼门关走了一朝以后,康二妞勇敢地坦诚自己的过去,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发誓要勇敢面对接下来可能遭遇的非议。
熬过淬火的苦,方得成钢的强。
她们一个靠自己杀出重围,一个在泥沼里步步为营,路径虽异,却都在命运的捶打下淬炼出了真金般的心。
正是这份骨子里的不屈与向阳而生的力量,让她们跨越了观念的鸿沟,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03.两人都心存善念,相互取暖,成就对方。
褚韶华和康二妞这对闺蜜让人动容的还在于她俩哪怕身处逆境,仍心存善念,互相取暖。
当康二妞在青楼受苦,褚韶华知道后立即找老.鸨求赎人。
老.鸨狮子大开口,褚韶华便和康二妞联合演了一出反目成仇的大戏。
而后,康二妞就借药物让自己患上奇臭无比的“花柳病”。最后,韶华以300大洋将其赎出。
即便这300大洋是她借丈夫陈大顺的,而陈大顺是从柜上拿了200块才凑齐的。
为了康二妞重获自由,褚韶华在公公面前可是立了军令状的。
而当韶华遇到难处,康二妞也义无反顾地帮她的忙。
韶华在百货公司上班的时候,二妞不但借衣服给她去高档场所推销。
而且在韶华与王国栋周旋时,二妞把王国栋的七个姨太引到他的面前,让他脱不了身,最后,韶华终于永远摆脱了王国栋的纠缠。
韶华的初恋夏初被康二妞的男友穆子儒杀害。
韶华找穆子儒报仇,二妞见韶华不是穆的对手,马上用枪对着自己的脑袋,以求救出褚韶华。
知道穆子儒要与韶华为敌后,康二妞立刻与穆子孺划清界限。
在她看来,这份友情比爱情更重要。
她们的友谊,早已超越了简单的&34闺蜜&34二字。它是困境中的援手,是低谷时的支撑,更是跨越了不同人生选择的灵魂共鸣。
这份双向奔赴的守护,比任何爱情都更坚定,也更让人羡慕。
写在最后: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两个闺蜜虽然在世界观上有些许的差异,一个始终靠自己打出一片天地,一个却想依附男人走上阶层跨越。
但是两个人的内心里,都藏着未来的期许和在逆境中绝不低头的韧劲。
正是这份相似的灵魂底色,让她们无论选择了怎样不同的道路,都能成为彼此最懂对方的那个人。
作者简介:宁静致远,70后小学老师,期望退休后有一段静谧的独处时光,在文字的世界里栖息。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配资大全,凯丰配资,在线炒股配资必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